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科普 >

义务兵役几年,义务兵服役的期限

作者周攀律师资质认证
浏览

  义务兵役是2年。义务兵役的服役期限为二年,这一规定明确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中,所有被征集服现役的义务兵,无论其何时入伍,都需要完成二年的服役期。

  一、义务兵役的基本期限

  根据现行法律,义务兵服现役的期限为二年。这意味着每一位符合服役条件并被征召入伍的青年,在完成必要的训练后,将在军队中服役两年时间。这两年不仅是对个人身体素质、军事技能的锻炼,也是对意志力、团队合作精神的一次深刻洗礼。义务兵和志愿兵的主要区别在于服役期限,义务兵的服役期限是2年,而志愿兵的服役期限至少为8年,不超过20年。

  二、义务兵与士官的区别

  1、服役年限:义务兵的服役年限固定为两年,而士官则根据其级别和服务年限分为多个等级,包括下士、中士、上士等,并且可以继续晋升到更高级别的军士长。士官的服役年限一般不超过三十年,年龄不超过五十五周岁。

  2、工资待遇:义务兵在服役期间享受相对较低的基本津贴,而士官则享有较高的工资标准,尤其是随着级别的提升,收入差距会更加明显。此外,士官还拥有探亲休假的权利以及家属随迁等额外福利。

  3、职责要求:士官通常承担更多组织指挥和管理岗位的任务,或是负责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因此对他们个人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从义务兵转为士官的可能性

  义务兵服现役期满后,如果表现优秀并且愿意留在部队继续服务,经过批准可以选择转为士官。具体来说:

  1、特别优秀的义务兵可以在服役期间提前选改为士官。

  2、军队可以根据需要直接从非军事部门招收具有专业技能的公民成为士官,这种方式被称为“直招士官”。

  四、义务兵役的具体阶段

  义务兵按照服役年限也有具体的区分:

  1、第一年称为列兵,这是新入伍士兵的基础训练阶段,重点在于适应部队生活、掌握基本军事技能。

  2、第二年称为上等兵,此时士兵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经验和能力,开始参与更多的实战演练和其他任务。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兵役法》

  第二十条 年满十八周岁的男性公民,应当被征集服现役;当年未被征集的,在二十二周岁以前仍可以被征集服现役。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的征集年龄可以放宽至二十四周岁,研究生的征集年龄可以放宽至二十六周岁。

  根据军队需要,可以按照前款规定征集女性公民服现役。根据军队需要和本人自愿,可以征集年满十七周岁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服现役。

  第二十五条 现役士兵包括义务兵役制士兵和志愿兵役制士兵,义务兵役制士兵称义务兵,志愿兵役制士兵称军士。

  第二十六条 义务兵服现役的期限为二年。

  第二十七条 义务兵服现役期满,根据军队需要和本人自愿,经批准可以选改为军士;服现役期间表现特别优秀的,经批准可以提前选改为军士。根据军队需要,可以直接从非军事部门具有专业技能的公民中招收军士。

  军士实行分级服现役制度。军士服现役的期限一般不超过三十年,年龄不超过五十五周岁。军士分级服现役的办法和直接从非军事部门招收军士的办法,按照国家和军队有关规定执行。

严正申明: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本站原创内容,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近日有不法分子严重侵犯本站权益,已走法律程序!

相关文章

查看更多

相关问答法律科普

支票填写样本
支票填写样本
常见支票分为现金支票、转账支票,数字规定必须大写、付款行名称、出票人帐...
侵权责任法全文新版
侵权责任法全文新版
第一条为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明确侵权责任,预防并制裁侵权行为,促进...
烈士遗属待遇政策,国家对烈士家属待遇
烈士遗属待遇政策,国家对烈士家属待遇
烈士遗属主要政策共分为烈士评定,烈士褒扬金、抚恤金和生活补助、烈属优待...
烈士家属享受国家什么待遇
烈士家属享受国家什么待遇
烈士家属享受国家待遇有抚恤待遇、生活补助、出行优待、教育优待、就业扶持...
烈士褒扬条例全文最新版
烈士褒扬条例全文最新版
第一条为了弘扬烈士精神,抚恤优待烈士遗属,制定本条例。第二条公民在保卫...
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维护
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两个维护
四个意识是指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四个自信是指道路自...
物业管理包括哪些项目,6大物业管理内容
物业管理包括哪些项目,6大物业管理内容
物业管理包括房屋及其设备的维护管理服务、绿化管理服务、卫生管理服务、治...
治安管理处罚种类,法定7种治安处罚
治安管理处罚种类,法定7种治安处罚
治安管理处罚种类有警告、罚款、行政拘留、制止违法行为、取缔违法场所、吊...
反垄断法全文最新版
反垄断法全文最新版
第一条为了预防和制止垄断行为,保护市场公平竞争,鼓励创新,提高经济运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全文新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全文新版
(根据2013年12月28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关于修改...